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优点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缺点。诚信过了头,人缺少了弹性;过于庄重,缺少了亲和力;过于聪明,缺少了坚持下去的笨劲。过了或少了都不合适,孔子既看到了弟子的优势,也看到弟子优势背后需要补足的一面,从而促进弟子的最好发展,以成就弟子。…… 初中教研员 2024-10-07 0 标签:教育孩子 教师成长 教育漫谈
黄榦“候师三月”的故事 黄榦没有因此而退却,为了等到朱熹,他找到附近一家客栈住下,晚上睡觉连衣服都不敢脱,就等着随时被朱熹召见。谁知这一等,竟是三个月。到了第二年春天,百花盛开了,朱熹才归来。望着眼前这位俊朗的青年,得知他居然虔诚地等候了三个月。…… 初中教研员 2024-10-07 0 标签:自我成长 教育孩子 读书培养
古人教育孩子的七则小故事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,模仿性很强。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,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。母亲认为这样不好,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,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。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,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。…… 初中教研员 2024-10-06 0 标签:唤醒孩子 读书培养 教育漫谈 孩子成长 教育孩子
不远不近的五则文人趣事 彭祖本是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,据说活了1000岁,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寿星。王寿彭这三个字居然能巧合到象征慈禧太后长寿,她内心的喜欢自然是可以想象的,所以她点王寿彭为状元,并对读卷官大加恩赏。实际上王寿彭会试与慈禧大寿只是个偶然的巧合而已,无必然的联系。…… 初中教研员 2024-10-06 0 标签:读书培养 教育漫谈 自我成长
中国古代“四大贤母”教子的故事 孟母是战国孟子之母,位居“四大贤母”之首。她的儿子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,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大家,被誉为“亚圣”。孟母之所以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子,全在于她对子女的悉心教育。她最被广为传颂的事迹是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。…… 初中教研员 2024-10-06 1 标签:唤醒孩子 教育漫谈 教育孩子
古代名人如何教育子女?(曹操、诸葛亮、司马光、郑板桥) 读书前,先把书桌擦干净,垫上桌布;读书时,要端端正正坐好;翻书页时,要先用右手拇指的侧面把书页的边缘托起,再用食指轻轻盖住以揭开一页。他教诫儿子说:做生意的人要多积蓄一些本钱,而读书人就该好好爱护书籍。…… 初中教研员 2024-10-06 0 标签:教育孩子 培养思维 培养兴趣
关于责任的故事,谈谈苏武牧羊 苏武被扣于匈奴后,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,后以严刑威胁。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,宁死不屈。匈奴贵族无计可施,便“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”。苏武则“掘野鼠,去草实而食之”。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,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,不屈节辱命。…… 初中教研员 2024-10-06 0 标签:教育孩子 唤醒孩子 读书培养
古代教育孩子的小故事,值得给孩子讲一讲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,他学识渊博,胸怀大志,少年时代发奋读书,以天下为己任。一天,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,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、秽物满地,就对他说:“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,以招待宾客呢?”…… 初中教研员 2024-10-06 1 标签:孩子成长 唤醒孩子 教育孩子
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孝而亲不在 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,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“孝”的宏愿,相信来日方长,相信水到渠成,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,可以从容尽孝。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,忘了人生的短暂,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,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。…… 初中教研员 2024-10-06 0 标签:树欲静而风不止
哈佛教授: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屹立至今? 每个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论,但唯独中国的文明不畏惧神,也许正因为中国人深刻理解老子的那句话,所以中国的祖先从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顾,也因此,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。呵呵,没信仰的民族能存续五千年吗?…… 初中教研员 2024-08-18 0 标签:唤醒孩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