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责任的故事,谈谈苏武牧羊

关于责任的故事,谈谈苏武牧羊

关于责任的故事,谈谈苏武牧羊

1128299@qq.com 读书故事 互联网

春秋时期,孔子在鲁国政坛受到排挤,只好带领弟子周游列国,在卫国也没得到卫灵公的重视,他努力推销他的仁政,得不到当权者的认同,只好再次启程,在去匡城的途中感慨自己以天下为己任,到了花甲之年还在奔波,没有一个安身之所。

舍生取义—— 春秋末期,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。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,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。后来他把全身漆成癞子,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,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

天下为公——国父中山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圣者。为了推翻帝制,他殚精竭虑,鞠躬尽瘁,置生死度外,何谈名利。帝制一旦推翻,为了国家的大义与人民的大利,他自动放弃总统之位,一身浩然正气令人可歌可泣。可惜先生时运不济,命途多舛,虽人民寄天下于先生,先生却过早仙逝,成为中华千古一憾事。

苏武被扣于匈奴后,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,后以严刑威胁。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,宁死不屈。匈奴贵族无计可施,便“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”。苏武则“掘野鼠,去草实而食之”。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,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,不屈节辱命。他出使时正值壮年,待其归汉之时,已是须发皆白。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。

东汉末年,曹操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被视为国贼。一位洛阳名医名唤吉平,忠汉室,与汉国舅董承等人共谋诛曹。他打算在为曹操送药时下毒,却不慎泄露了天机。曹操命人痛打吉平,逼他招出何人指使。吉平血流满阶仍只是痛骂曹贼,后撞阶而死。在罗贯中笔下,他是有名的忠义之臣。

清末,戊戌变法失败后,康有为、梁启超逃往日本。谭嗣同是“有心杀贼,无力回天”。他坚信“不有行者,无以图将来;不有死者,无以酬圣主”,泰然赴死,留下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的名句。

苏武、吉平、谭嗣同三人,为了忠义可以忍受万般折磨,直至献出生命。他们这样做,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,他们舍生而取的“义”,只能是忠义。

为民请命——明朝大清官海瑞一生十分清廉,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,担任淳安县知县时,采取丈实田亩,大大减轻农民负担,因而得罪了总督胡宗宪,海瑞被嘉靖皇帝关入大牢,直到72岁才被重新启用,但他始终以为民请命为己任

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——今年已届80岁的潘晴川老先生干了一辈子教育,1987年从徐州第一中学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,为缓解初中毕业生升学难的矛盾,创办了民办徐州市务本高级中学。如今,他仍主持着“务本”的教政,在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。

早春二月的一天上午,风和日丽,潘老接受了笔者的采访。他说,“务本”创办15年来,一直把创“精品学校”作为奋斗的目标,倘能实现此愿,我也就一生无憾了。

标签:教育孩子 唤醒孩子 读书培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