委曲求全,意思其实很简单,就是曲意迁就,以求保全,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。
西汉末年,绿林赤眉起义爆发,刘秀、刘伯升兄弟也在南阳起兵。后来义军联合起来,推刘玄为帝。在义军发展过程中,刘秀兄弟逐渐显示出超人的才智和胆识。特别是在昆阳一战中,刘秀临危不乱,以少胜多,取得了昆阳大捷。然而大胜之后,义军开始分裂。
有人对刘玄说:“刘秀兄弟才识过人,且屡立战功,势力越来越大。二人难以久为池中之物。此时不除,将来必为祸患。”刘玄觉得言之有理,便下令杀掉刘秀的哥哥刘伯升,刘秀本人也将大祸临头。
刘秀这时正在带兵攻打昆城附近的县城。听到哥哥被杀的消息,非常悲痛。他明白自己功劳太大,遭到皇帝刘玄的猜忌,性命悬于一线之间。
本来他是久怀自立之心的,但若这时起兵反叛,自己势力尚弱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逃跑吧,身家性命或许能够保住,千秋大业则付之东流。
思来想去,刘秀决定效孙膑装疯、以柔克刚之计。于是急令收兵,匆匆赶回宛城,叩见皇上。一到殿上,他“扑通”一声跪伏在地,向刘玄连声谢罪,流着泪说:“我们兄弟没有听从陛下的旨意,是天大的罪过。我们百死莫赎!”刘玄本就觉得杀害功臣有些过分,见刘秀如此自责,反而不知如何是好。
旧时的部下听说刘秀回来了,纷纷前来探望。有人说些激愤的话,刘秀总是借口有事,敬而远之。
为了表明立场,哥哥的丧礼,他也不去参加,而且一点儿悲痛的表情都没有;一日三餐,总是饮酒作乐,谈笑风生;跟别人谈话,绝口不提自己在昆阳大捷的功劳,总是显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,不停地责备自己,说皇上如此器重自己,自己却有负他的期望。
刘秀的表现传到更始帝耳中,更始帝的警惕之心马上松懈下来。他觉得刘秀对自己这么忠心,怎么会背叛呢?后来,反而深深内疚起来,后悔听信谗言,杀害功臣。
刘秀不但躲过了此次劫难,还被加封为破虏大将军。后来,刘秀看准时机,离开了更始帝,在河北建立了自己的队伍。他以河北为基础,扫荡群雄,终于统一了天下。
刘秀之所以能取得成功,主要在于他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委曲求全的处世策略,为了积聚力量,他低三下四、忍辱负重,上天不负苦心人,最后他取得了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