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齐白石老人的故事,感悟把喜欢的事儿做到极致,对人生的影响。
中国书画一代宗师齐白石,他的书画和篆刻均称得上大师,据统计,他存世作品数量有近4万幅。
齐白石出身贫寒,11岁开始打柴、放牛、捡粪;13岁开始扶犁、插秧、收稻。
直至27岁才正式开始学习画画,他一天不画画心慌,五天不刻印手痒。
初学篆刻时,齐白石经常不得要领。
一次,他的朋友告诉他学好篆刻有个窍门:挑一担拙石放家里,随刻随磨,等到刻上三四个点心盒,石头磨成石浆的时候,你的功夫也就到家了。
于是,齐白石真的这么做了。
他弄回许多石料,刻完磨掉,磨完再刻。屋内一个地方弄湿了,换个地方再继续......直到整个屋子没有一块干爽的地方为止。
他就这样专心致志地刻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拙石越来越少,地上的淤泥越来越厚。
当一担拙石都化成了泥,齐白石也练就出了一手篆刻艺术。
齐白石刻的印,雄健而洗炼,独树一帜,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。
多年后,当齐白石回想起自己学习篆刻的经历,写下了这样两句话:
石潭旧事等心孩,磨石书堂水亦灾。
齐白石有句名言:不叫一日闲过。
在生活艰难的时候,卖一张画的钱还买不到一颗白菜。
但不论生活如何艰难,他仍每天坚持作画,终于在60岁,声名鹊起,迎来事业巅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