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研员

  • 首页
  • 教育生活
  • 教育教学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神话故事
教研员
专注分享生活中的教育故事!
  1. 首页
  2. 教育生活
  3. 正文

从狄仁杰智救权善才看说话的艺术!

2021年10月18日 395点热度 3人点赞 0条评论

在《旧唐书·狄仁杰传》中记载了一个狄仁杰智救权善才的故事,而且是从唐高宗李治手下救人的故事,很有意思,分享给大家:

原文如下:

狄仁杰为大理丞,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,无冤诉者。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,仁杰奏罪当免职。高宗令即诛之,仁杰又奏罪不当死。帝作色曰:“善才斫陵上树,是使我不孝,必须杀之。”左右瞩仁杰令出,仁杰曰:“臣闻逆龙鳞,自古以为难,臣愚以为不然。居桀、纣时则难,尧、舜时则易。臣今幸逢免、舜,不惧比干之诛。昔汉文时有盗高庙玉环,张释之廷诤,罪止弃市。且明主可以理夺,忠臣不可以威惧。今陛下不纳臣言,瞑目之后,羞见释之于地下。陛下作法悬之象魏徒流死罪俱有等差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賜死?法既无常,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?陛下必欲变法,请从今日为始。古人云:‘假使盗长陵一杯土,陛下何以加之?’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,千载之后,谓陛下为何主?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,陷陛下于不道。”帝意稍解,善才因而免死。

简单翻译:

狄仁杰任大理丞时,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了李世民昭陵的柏树,狄仁杰审理后上奏说罪当免职。唐高宗却下令处斩,狄仁杰再次上奏,说罪不当死。

高宗变了脸色说:“善才砍昭陵的树,这样做是使我不孝,一定要杀了他。”

狄仁杰仍坚持己见,高宗很不高兴地令他出去。

狄仁杰说:“犯颜直谏,自古以来都被认为很难。但臣认为,遇桀纣那样的暴君才很难,遇尧舜这样的明主则很容易。现在,按照律法,权善才不该处极刑,陛下却下令处死,这是使律法失信于天下,从此人们将手足无措。再说陛下现在因为昭陵上的一株柏树而杀一位将军,千年之后,人们将如何评价陛下呢?臣不敢接受命令杀善才的原因,是担心使陛下陷入不道的境地啊。”

高宗听了,怒气顿消,权善才因而免除一死。

狄仁杰不愧是有才华有魄力,从与高宗的对话来看,讲话艺术还是非常高超的。首先,不紧不慢的给高宗戴了个高帽。狄仁杰说:"我听人家说,劝谏皇帝很难,可是我也听说了,劝谏像桀、纣那样的昏君特难,劝谏像尧、舜那样的明君就不难,我估计劝谏您不难。您想当明君,是吧?那您肯定得听我的。"

紧跟着,就又来了一个树典型找差距,列举了汉文帝与曹丕的两个故事。狄仁杰说,“您看,当年有人偷窃了汉高祖刘邦庙里头的玉环,汉文帝一定要把这个人满门抄斩,结果执法的大臣按法律条文一审,认为应该只杀这个盗贼本人,最后汉文帝不也是听从了吗?你再看看人家曹丕,当年曹丕要向河南移民,有一个大臣劝谏他,不要这样做。曹丕不听,这个大臣上去,一把把曹丕的衣服给抓住,一直就这么抓着衣服,跟着曹丕,最后曹丕不也同意了。我今天要是劝不动您,我都羞见古人于地下。”

当然,劝说到最后,估计高宗还是被气得够呛,坚持要砍掉权善才来彰显皇家威严,但狄仁杰不紧不慢的又放出大招,又给高宗晓以厉害,说道:“您要知道,您为了两棵树,杀两名将军,这是个什么性质的事?千年以后,人们该怎么样戳您的脊梁骨?”

狄仁杰的意思很名言,你得听我的,不听我的对你不好啊!

标签: 旧唐书 权善才 狄仁杰
最后更新:2021年10月18日

教研员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点赞
< 上一篇
下一篇 >

教研员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分类
  • 教育教学
  • 教育生活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神话故事
最新 热点 随机
最新 热点 随机
民间故事:张木匠戴枷! 民间故事:卖名字还债! 民间故事:秀才改行! 民间故事:万事不求人! 清官上殿 尚书坟!
民间故事:张木匠戴枷!
智囊中记载的管仲病榻论人的小故事! 骑猪县令的民间故事! 民间故事:秀才改行! 神牛治水的民间故事! 四姑娘 天下无穷不肖事,皆从舍不得钱而起!
标签聚合
孔子 齐桓公 民间故事 王安石 子贡 智囊 曾国藩 陶行知

COPYRIGHT © 2021 jiaoyanyuan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

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

冀ICP备202101764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