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研员

  • 首页
  • 教育生活
  • 教育教学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神话故事
教研员
专注分享生活中的教育故事!
  1. 首页
  2. 教育生活
  3. 正文

每临大事有静气,不信今时无古贤!

2021年10月11日 554点热度 2人点赞 0条评论

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过一副对联,每临大事有静气,不信今时无古贤。

告诉人们的道理是,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,也都是大气之人,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,越能心静如水,沉着应对。想起这幅对联的含义,颇感受益。

在《菜根谭》里的一句话:“每临大事有静气。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”古人认为,静气是一种修养、一种气质、一种境界、一种智慧。一个人只有内心安静,才能冷静思考,正确判断,平和处事,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。

说到底,静气源之于定力。

我国的佛道儒,都特别强调修身先修心,佛之禅定,道之身定,儒之心定,都强调的是定力。

有了定力,对突如其来的事变,才能应对裕如。古人对有为的将相,有个评价:“猝然临之而不惊,无辜加之而不怒”;“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”。

就是说,无论受到多大的委屈,无论面临多大的诱惑,无论面对着多大的危险,都要泰然处之。经历了无数大战恶战之后的将帅,在处理战争中的态势变化,就会显得十分镇静。禅定很深的方丈,往往在生死抉择面前,也显得十分坦然。受到误解和委屈,也只有匹夫才能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,古人认为此不足为勇也。故世有忍小愤而图大谋,不忍之事忍之,其志必远之说。而这一切在于实践的历练和意志的修养,以心定达到力定。

标签: 每临大事贵有静气 翁同龢
最后更新:2021年10月11日

教研员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点赞
< 上一篇
下一篇 >

教研员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分类
  • 教育教学
  • 教育生活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神话故事
最新 热点 随机
最新 热点 随机
民间故事:张木匠戴枷! 民间故事:卖名字还债! 民间故事:秀才改行! 民间故事:万事不求人! 清官上殿 尚书坟!
民间故事:张木匠戴枷!
从范蠡救子看知人善任的重要性! 民间故事,好饭只需一锤子! 交友须慎重,此五种朋友不可深交! 宽容的老和尚教育小和尚! 酒坛子的故事 西湖的故事,金牛湖的传说!
标签聚合
智囊 陶行知 曾国藩 孔子 民间故事 子贡 齐桓公 王安石

COPYRIGHT © 2021 jiaoyanyuan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

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

冀ICP备202101764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