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民间有句老话,叫“家有好儿媳,万事不求人。”可大家不知道的是,这段老话的背后,隐藏着一段有趣的民间故事。
传说,很久以前,武昌府有个张员外,虽说不上大富大贵,但家有余财,吃喝无忧,生活过得有滋有味。
张员外有三个儿子,陆陆续续又都娶了媳妇,可是张员外喜欢热闹,因此一直没有给儿子们分家,一家人同住在一个屋檐下,整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,虽然有时候也有磕磕碰碰,但欢聚一堂其乐融融。
这一天,张员外多喝了几杯酒,想着家里人生活富裕,儿子媳妇孝敬有加,日子过得幸福美满,心里得意洋洋,心中一时高兴,提笔就写了一副对联。
上联是:“家里啥都有”,下联是:“万事不求人”。写完之后,张员外越品越高兴,便让管家贴到了大门外。
可万万没想到,就是这么一副有点自吹自擂的对联,带来了不小的麻烦。
对联贴出去没多久,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来到了张家,上下打量了一番对联,道士的眼神顿时严肃起来,想了想之后,便“砰砰砰”的拍门化缘。
张员外是个厚道人,一听说有道士来化缘,二话不说,就安排管家去拿白面馒头。
哪里知道,道士当即出言制止,对张员外说道:“且慢,既然施主家里什么都不缺,贫道斗胆提个要求,馒头别太小,能和门口的大山一样高就行。”
张员外闻听此言顿时惊得目瞪口呆,不知如何是好。
道士哈哈大笑起来,说道:“如果做不到,那就把门口的对联撤了吧。免得让别人笑话,自取其辱。”
张员外这才明白,原来是对联惹出的祸事。
但如果真服了软,把对联撤下来,脸面无光不说,还成了别人的笑柄。
张员外想来想去,只好硬着头皮说:“道长不用担心,给我三天时间,我一定给你准备门口大山一样高的馒头。”
道士一愣,自然也不废话,唱了个诺,转身就走了。
张员外送走了道士,便背着手回到屋里,愁眉不展,开始琢磨如何兑现承诺。
可还没过多大的功夫,就听门外又传来敲门声。紧接着就听来人喊道:“张施主在家吗,老衲下山化缘,给佛祖讨一碗香油。”
张员外也没多想,立刻让管家端一碗香油出去,想着打发和尚赶紧离开。
谁曾想、管家端着油碗走到和尚面前,和尚也不接。念了一声“阿弥陀佛”之后,又说道:“施主呀,我看你家什么都不缺,为何这般吝啬,只给这么一小碗的香油,这怎么够供奉佛祖呢?要给就再大方一点,有海水那么多就行了。”
张员外一愣神儿,刚喝下的茶水顿时又全喷了出来,脸色气得煞白,心如刀绞一般。心里知道又是那副对联惹出来的麻烦。
可碍于面子,张员外还是不愿意撤下对联,硬着头皮又答应了和尚,让他等三天再来,自己一定想办法准备海水一样多的香油。
老和尚也不多说,点点头又念了一声“阿弥陀佛”,转身也离去了。
张员外心里哇凉哇凉,先是道士,后是和尚,一个比一个还要刁钻,自己又不是神仙,打哪想办法去弄山一样高的馒头、海一样多的香油呢?
正在发愁的时候,张员外听门口又传来敲门声,接着有人喊道:“张员外,我是个读书人。文庙用来装书的包裹皮破了,麻烦您借一张吧。”
张员外对管家摆了摆手,让他找来一张包裹皮去送给读书人。
哪里知道,读书人看了看,拱了拱手又说道:“既然张员外什么都不缺,我就斗胆说个要求,不要绸不要缎,只要一张能包天的麻布,装孔圣人的学问。”
张员外真是恨得牙根发痒啊,心里暗说,好呀,你们这是合着伙来欺负我这个老头儿呀,连孔圣人都搬出来了,要包天的麻布,你个读书人可真是想得出来啊!
事到如今,张员外索性一条道走到黑,板着脸又答应了。让读书人三天后再来,自己自然会满足他的要求。
读书人也不废话,点点头鞠了个躬,转身也走了。
张员外放出了狠话,可怎么把说出去的话兑现,心中没有一点主意,吃不下饭,睡不着觉,苦苦寻思,满脸愁云。
想来想去,张员外只好把儿女们都喊到身边,问他们有什么办法。
大家听完,纷纷埋怨老头不应该夸下海口,惹出这么大的麻烦,事情办不到,还成为了笑柄,又指责和尚、道士以及读书人无理取闹,惹是生非。
不过,大家把牢骚话说了一大堆,没有一个人提出解决办法,张员外虽然气的吹胡子瞪眼,但也是无计可施。
正当张员外发愁,准备赔礼道歉的时候,回娘家的三儿媳妇回了家,听说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,立刻笑着说道:“我还以为天塌了,地陷了,原来就是这么点小事。不就是和尚、道士、读书人合伙欺负咱家吗?我有办法。到时候让我来应付他们就是了。”
张员外知道三儿媳妇一向有主意,心眼多,虽然不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好办法,但眼下只好答应,委托三儿媳妇全权负责。
一转眼,到了三天期限,和尚、道士和读书人一起来找张员外,讨要东西。
张员外躲在后屋不敢出来,三儿媳妇站在院子里,笑嘻嘻地问道:“三位贵客,我家老公爹身体不适,把家里的事交给了我,请问你们都要什么东西啊?”
和尚、道士、读书人互相看了一眼,依次说了要求。
三儿媳妇听他们一一说完,点点头说说:“没问题啊,你们要的东西,我家都准备好了,咱们一个个来。”
三人闻听三儿媳所言,顿时倒吸一口凉气,不相信老头儿的儿媳妇会有这么大的本事。
道士率先发话,问道:“我要的馒头呢?”
三儿媳妇眨眨眼,笑着说:“你先把门口这座大山称一下重量,我按数给你同样的馒头。咱们谁也不吹亏,谁也不占便宜。”
道士一听,顿时哑口无言,蔫头耷拉脑袋的退到一旁。
和尚却很不服气,接着说道:“我要的香油呢?”
三儿媳妇又笑着说道:“同样的道理呀,你去把海水量一量,看看海水有多少升,我也好按数给你香油啊。”
和尚当即又被憋红了脸,乖乖的退到一旁也不说话了。
读书人硬着头皮上前又说道:“我要的包袱皮呢?”
三儿媳妇笑着说:“你先去把天量一量,看看天有多长,按尺寸我给你一块包袱皮。”
三人真是惊叹不已啊,纷纷对三儿媳妇直竖大拇哥啊,夸奖三儿媳妇不仅长得漂亮,还尖牙利嘴,实在太厉害。
看来这家的对联还不是吹的,只能甘拜下风,拱手离去。
三儿媳妇三言两语就解决了三道难题,张员外不但没有丢面子,反而更加脸上有光,得意洋洋。
当即重新写了一副对联,让人贴了出来。只不过对联的内容换了换,变成了“家有好儿媳,万事不求人”。
故事讲完了,祝愿大家家庭和睦,万事如意,家和万事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