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研员

  • 首页
  • 教育生活
  • 教育教学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神话故事
教研员
专注分享生活中的教育故事!
  1. 首页
  2. 教育教学
  3. 正文

古人教育孩子的七不责!

2021年11月27日 623点热度 1人点赞 0条评论

《太平经》是古代道教的一部重要典籍,里面除了讲述道教的一些思想之外,也有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方法。其中比较著名的是“七不责”,也就是说,古人认为在七种情况下,对孩子不能责备。那么,古人说的是哪七种情况呢?

第一,当众不责。有些人有当众责骂孩子的习惯,但是在古人看来,这是不适宜的。原因在于,小孩子也有自尊心,当众责骂孩子会伤孩子的自尊心。久而久之,孩子可能出现两种情况:一是自卑内向,自我封闭。二是习以为常,失去廉耻之心。

第二,愧疚不责。孩子犯了错误,家长本应该及时纠正、斥责,但是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了错误,已经悔过,这时候家长就不应该再责备了。因为孩子既然悔悟了,就表明他以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了,家长再责备就是画蛇添足了。

第三,暮夜不责。意思是说晚上不要责骂孩子,因为晚上是孩子睡觉的时候,如果这时候责骂孩子,会使孩子难以安眠,影响身体健康,甚至造成心理疾病。

第四,饮食不责。传统医学讲究“食不言,睡不语”,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,都尽量不要说话,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。吃饭是孩子摄取营养,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,家长如果在吃饭的时候责骂孩子,很可能会影响孩子吃饭,甚至造成消化不良。

第五,喜悦不责。孩子高兴的时候,家长不适宜责备孩子。因为孩子高兴的时候,气血舒畅,如果忽然受到责骂,孩子情绪大喜大悲,很容易造成气血阻逆,落下病根儿。

第六,悲忧不责。如果孩子正处在悲伤难过的状态中,家长也不适宜对孩子责备,因为这时候孩子心情本来就很低落,家长如果继续责备等于对孩子的心情“雪上加霜”。这时候,家长应该做的是对孩子进行安慰和鼓励。

第七,疾病不责。孩子即使犯了过错,但是如果他正处于生病的状态,也千万不要责备。因为生病的时候是孩子身心最脆弱的时候,他们需要的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,绝不是疾风暴雨般的斥责。

标签: 七不责 古人教育孩子
最后更新:2021年11月27日

教研员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点赞
< 上一篇

教研员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分类
  • 教育教学
  • 教育生活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神话故事
最新 热点 随机
最新 热点 随机
民间故事:张木匠戴枷! 民间故事:卖名字还债! 民间故事:秀才改行! 民间故事:万事不求人! 清官上殿 尚书坟!
民间故事:张木匠戴枷!
潘岳与左思的小故事! 民间故事,会屙金子的猪! 从轮扁斫轮谈对前人的质疑精神! 民间故事:张木匠戴枷! 文彦博灌水取球的小故事! 从徐溥储豆谈一谈自律对人生的影响!
标签聚合
子贡 孔子 民间故事 陶行知 曾国藩 智囊 王安石 齐桓公

COPYRIGHT © 2021 jiaoyanyuan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

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

冀ICP备202101764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