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徐溥储豆的小故事,非常抱歉没有找到故事的出处,不过从综合的信息来看,徐溥储豆的故事应该是真实的。把小故事分享给大家,看自律对人生成长的影响。
徐溥,字时用,今江苏省宜兴市人,是明朝的内阁首辅。徐溥入阁为相十二年,亲民爱才、为官清廉、忠于王朝,被誉为明朝贤相之一。徐溥之所以能为相十二年,深受帝王的赏识和百姓的喜爱,主要原因是徐溥从少年时就养成了用储豆的方式警示自己的习惯。
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,举止老成,他在私塾读书时,从来都不苟言笑,读书刻苦。
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,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,等走近才发现,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,由此对他十分赞赏。
徐溥还效仿古人,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,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,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。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,或是说出一句善言,做了一件善事,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;相反,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,便投一粒黑豆。
开始时,黑豆多,黄豆少,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;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,他就再接再厉,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;久而久之,瓶中黄豆越积越多,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。
直到他后来为官,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。
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,他不断地修炼自我,完善自己的品德,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。
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,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,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,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。
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,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、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,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,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,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