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晋书·阮籍传》中记载了一个阮籍游览苏门山拜访隐士孙登的故事,今天分享给大家。
原文如下: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,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,登皆不应,籍因长啸而退。至半岭,闻有声若鸾凤之音,响乎岩谷,乃登之啸也。
翻译过来就是:阮籍曾经在苏门山遇到孙登,和孙登探讨长生、神仙、道气的法术。孙登都不答话。阮籍于是长啸,走了。到了半山腰,听到有象鸾凤一样的声音在岩谷响起,原来是孙登的啸声。
其实在《世说新语·栖逸》中有关阮籍拜访孙登的故事似乎更详细一些。
原文如下:阮步兵啸,闻数百步。苏门山中,忽有真人,樵伐者咸共传说。阮籍往观,见其人拥膝岩侧;籍登岭就之,箕踞相对。籍商略终古,上陈黄。农玄寂之道,下考三代盛德之美,以问之,仡然不应。复叙有力之教、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,彼犹如前,凝瞩不转。籍因对之长啸。良久,乃笑曰:“可更作。”籍复啸。意尽,退,还半岭许,闻上(口酋)然有声,如数部鼓吹,林谷传响。顾看,乃向人啸也。
翻译过来就是:步兵校尉阮籍吹口哨儿,声音能传一两里远。苏门山里,忽然来了个得道的真人,砍柴的人都这么传说。阮籍去看,看见那个人抱膝坐在山岩上;就登山去见他,两人伸开腿对坐着。阮籍评论古代的事,往上述说黄帝,神农时代玄妙虚无的主张,往下考究夏。商。周三代深厚的美德,拿这些来问他,那人仰着个头,并不回答。阮籍又另外说到儒家的德教主张,道家凝神导气的方法,来看他的反应,他还是像原先那样,目不转睛地凝视着。阮籍便对着他长长地吹了一个口哨儿。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笑着说:“可以再吹一次。”阮籍又吹了一次。待到意兴已尽,便退下来,约莫回到半山腰处,听到山顶上众音齐鸣,好像几部器乐合奏,树林山谷都传来回声。阮籍回头一看,原来是刚才那个人在吹口哨儿。
阮籍回去后,回想和孙登交往的经过,悟出了孙登默然不应是在暗示自己朝代更替之际如何保全自身,那就是谨慎少言。此后,阮籍与人交谈往往发言玄远,从不论人是人非。阮籍与孙登见面时间不长、交谈很少,却使阮籍回去后假借苏门先生发声以寄所怀、成了《大人先生传》。阮籍以大人先生这一形象、明暗两条线索,抒胸怀旨趣,抨击虚伪的礼法制度,体现逍遥自得的人格精神。阮籍对孙登钦佩、崇敬之情也溢于笔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