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教研员

知府的故事
民间故事

民间故事:双眼井的故事!

从前,丰集镇上有个李员外,他为人厚道,乐善好施。在他家院墙外侧,有一口双眼井。 这双眼井,其实是一口井上有两个井口,东西排列。东面那口被称为富人井,井边放置了一个铁盒,有钱人来打水,一担一文钱,自己把钱放到铁盒里就成;西面那口被称为穷人井,老百姓打水,分文不取。 这双眼井里提出来的水,甘洌清甜,十分好喝,镇上的富户每天都会派家丁过来打水,生意很是红火,这不免让人眼红。最眼红的人,莫过于镇上的王二。王二这几年做生意,发了点小财,见李员外的井水生意这么好,不禁也打起了歪主意。 这天,王二请来了打井师傅,要在自家院门外打…

2023年9月24日 0条评论 6点热度 0人点赞 1128299@qq.com 阅读全文
民间故事

民间故事:万年的基业!

古人云:富贵不还乡,如衣锦夜行。黄知府也是这个想法,所以他准备在故里建一栋大宅子,等年老之后在大宅子里安度晚年。正筹划着,有人求见,说是家乡人。 在会客厅,黄知府见对方是个中年汉子,满脸风霜,手指关节粗大,一看便知是手艺人。那人恭恭敬敬地说:“大人,小的姓洪,村东首的,我爹叫洪大瓦刀,大人还有印象吗?” 黄知府一听,失声叫道:“洪大瓦刀?记得记得,那是全村乃至四乡八里头一把瓦刀,你是他儿子?今天来有事吗?” 中年汉子答道:“小人继承了我爹的衣钵,手艺嘛,不是在大人面前吹牛,比我爹有过之而无不及,所以大伙都叫我洪小瓦…

2023年9月23日 0条评论 6点热度 0人点赞 1128299@qq.com 阅读全文
民间故事

民间故事:诸神救县令的故事!

陈书生终于考中了进士!虽然排名不太理想,但终究是得了功名。果然,没多久,皇帝对新科进士的授命就下来了。陈书生得了郑州太康县县令的职位。谢了皇恩后,陈书生就准备去上任了。 刚出城门,忽然有几匹马急匆匆过来,看模样像是皇宫大内的人。很快,那群人到了陈书生跟前,不过只有一匹马上的人下来,其余人继续往前去。 那人走到陈书生的跟前,居然是皇帝身边的羽林卫,他拿出一块金腰牌,递给陈书生,把事情原委说了出来。 原来,皇帝这次任命的一批进士之中,有几人所上任的地方,都是问题多多,有三个地方还比较严重。陈书生所去的太康县,就是如此。…

2023年9月21日 0条评论 7点热度 0人点赞 1128299@qq.com 阅读全文
民间故事

民间故事:悬壶药铺的故事!

明朝嘉靖年间,保定府有个叫钱高林的到一家新开的药铺做伙计。这家药铺门前挂着三个铜壶,只在晚上开门。掌柜的叮嘱钱高林,要时刻注意这三个铜壶,莫要叫坏人算计。 有一天,一个泼皮拿着一根细竹竿来到药铺前,要把铜壶挑下来,钱高林看到后制止了。 晚上,钱高林就问掌柜的:“为何我们店前要挂三个铜壶,为何有人来捣乱要摘铜壶呢?” 掌柜的捋了捋胡子,说道:“你听说过‘悬壶济世’的故事吧?铜壶的多寡代表医术的高低。如果药铺门前挂三个铜壶,就表明任何病都能治。同行是冤家,这三个铜壶一挂,其他药铺掌柜心里能好受吗?他们会时不时叫人来捣乱…

2023年8月20日 0条评论 18点热度 0人点赞 1128299@qq.com 阅读全文
民间故事

民间故事:乾隆挨打的故事!

这一年的阳春三月,风和日丽,鸟语花香,乾隆皇帝又下江南微服私访。为不惹人注意,他一身客商打扮,雇用一条油漆锃亮的轻舟,沿大运河顺势而下。 运河上碧波荡漾,百舸争流,一派繁忙景色。望两岸,杨柳摇曳,麦浪起伏,菜花飘香,百姓和乐,令乾隆帝心中充满惬意。 不日小船到达淮安,船夫放慢了速度,对乾隆说:"客官,前面已到板闸,官府专门设卡收税,规定凡过往船只,不论官船、民船、渔船、货船、空船,一律遵章纳税缴银。" 乾隆微微一笑,满不在乎地说:"小小客船,还缴什么税银不管他,过!" 船夫心神不安地说:"不缴,船就要被一锯两段,…

2023年8月18日 0条评论 18点热度 1人点赞 1128299@qq.com 阅读全文
民间故事

民间故事:鼠灵窃的故事!

黄州城有个叫江春來的小伙子,父亲早亡,现下与母亲相依为命。家中只有几亩薄田,他抽空还要到山上打柴来卖,以贴补家用,日子过得恓惶。这天傍晚时分,他打了一担柴,挑到城里去卖,走到十里亭时,感到累了,就放下柴担,坐下来歇息。 这时,他忽然听到一阵切切哀呜之声。他循声找去,却见在亭中,一只大花狸猫正在耍斗一只老鼠。 那只老鼠也不知给这只大猫耍弄了多长时间,已然累得腿软筋麻,可它毕竟不愿就此丢了性命,成为大猫的口食,晃晃悠悠地站起,艰难地往前走着。 快要走下亭子时,那大猫就慢腾腾地走过来,一爪子把它打回到亭子中。如此反复。江…

2023年8月17日 0条评论 30点热度 1人点赞 1128299@qq.com 阅读全文
民间故事

民间故事:骑猪县令的故事!

从前有个向家庄,庄子里有一户姓向的殷实人家,兄弟两家住在一起。谁料老二夫妻俩坐着驴车走亲戚时,翻到山沟里,双双英年早逝,留下一根独苗名叫向文正,跟着大伯向多金过日子。 转眼,向文正到了启蒙的年龄,得上私塾。向家宗族的私塾在县城边上,离向家庄有段路,孩子们读书就得骑毛驴来去。 可是向多金是个惧内的软蛋,老婆吴氏巴不得将向文正赶出家门,好独吞家产,怎么舍得花钱买头毛驴让向文正上学读书? 但是吴氏也担心族人说闲话,就哄骗向文正说:“你看,家里就一头毛驴,两个哥哥还是合着骑一头毛驴上学堂的。要不,你就骑着猪去吧。” 这话本…

2023年8月11日 0条评论 21点热度 0人点赞 1128299@qq.com 阅读全文
民间故事

民间故事:望仙桥的传说!

听民间故事,品百味人生,欢迎大家来听民间故事。今天给大家讲一个相貌丑陋的郎中,为老百姓治好疑难杂症,被知府大人赶走后,受到百姓怀念的民间故事,故事的名字叫望仙桥的传说。希望大家用自己发财的小手,点个红心点个关注,不然等到再想听的时候就找不到了。 早先,杭州鼓楼附近有一座无名的小石桥,桥边有个专治烂疮脓泡的外科朗中。 他宽额角,粗眉毛,高鼻梁,阔嘴巴,黑脸上长满络腮胡须;两腿生烂疮,一脚高一脚低的,是个跷拐儿,他在桥边撑一柄大布伞,摆一只破药箱,白天坐在大伞下行医,夜晚就躺在药箱上睡觉。 起先,人们看他这副外相,都不…

2023年8月10日 0条评论 15点热度 0人点赞 1128299@qq.com 阅读全文
民间故事

民间故事:补官印的故事!

这几天,开封府的知府冯为贤正准备启程赴京,他这是要奉旨上朝质辩。 不久前,丞相袁渊写了一道奏章,列举了十大罪状,弹劾冯知府。当初殿试时,这冯知府可是皇上钦点的状元,如今却遭到袁丞相弹劾,皇上大怒,让冯知府立刻进京,当廷质辩,一旦罪状属实,立即拿下治罪。 进京就得带着官印,可不巧的是,冯知府的官印不小心摔裂了。这官印是官员职位和权力的象征,无论丢失或者损坏,都会被剥夺官职。要是被皇上知道了,这可又是一条新罪状啊,冯知府不禁心急如焚。 冯知府的随从任常卫经多方打听,得知有个名叫柳山石的补碗匠手艺高超,就命人将柳山石带回…

2023年8月10日 0条评论 19点热度 1人点赞 1128299@qq.com 阅读全文
民间故事

民间故事:一幅白画的故事!

唐伯虎要进京赶考,邻村的傅员外听说后,跑来请他给京城的兄弟傅璋带封家书,唐伯虎爽快地答应了。就在这时,同窗匡亦郎也来了,唐伯虎顿时拉下了脸。 原来,这匡亦郎做人不地道,就因为家里有钱,常常挤对穷苦书生,唐伯虎就没少受他的奚落。唐伯虎正要拒客,匡亦郎笑嘻嘻地说:“唐伯虎,我要进京赶考了,听说你也去,咱就一道走吧。反正我家船也大,我不收你一文船钱,也不收你一文饭钱,可好?” 唐伯虎听了,心中一动,他正愁去京城的盘缠呢,现在匡亦郎竟主动送上门来。见他犹豫,匡亦郎说:“就算让我沾沾你这大才子的灵气,可好?”唐伯虎这才答应了…

2023年8月9日 0条评论 25点热度 1人点赞 1128299@qq.com 阅读全文

1128299@qq.com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分类目录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读书故事
最新 热点 随机
最新 热点 随机
民间故事:邪道士求雨的故事! 民间故事:顶上开花的故事! 民间故事:教训白眼狼的故事! 民间故事:双眼井的故事! 民间故事:魏一眼换地的故事! 民间故事:夺取狐狸的天书!
民间故事:送生意的故事!民间故事:小寡妇卖牛的故事!民间故事:小老头儿卖瓜子的故事!民间故事:换差的故事!民间故事:员外的心病!民间故事:路不平旁人踩的故事!
民间故事:花丛选魁的故事! 民间故事:算命瞎子的故事! 民间故事:新人买米的故事! 民间故事:万事不求人的故事! 民间故事:青龙卧墨池的传说! 民间故事:亲家斗气的故事!
标签聚合
郎中的故事 娶媳妇的故事 财主的故事 员外的故事 知县的故事 皇帝的故事 秀才的故事 县令的故事

COPYRIGHT © 2023 民俗教研员. ALL RIGHTS RESERVED.

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