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皇室有个习俗:每年春节,都要在坤宁宫举行祭祀仪式,祭祀完毕,皇上就把祭祀的肉赏赐给众大臣吃。 按说皇帝赏赐的肉最好吃吧?不,每当大臣们吃肉的时候,个个就像过鬼门关,苦不堪言。祭祀的肉叫祚肉,说白了,就是白水煮白肉膘子,不放包括盐在内的任何佐料。 乾隆年间,这天又到了祭祀的日子,祭祀完毕很快祚肉就端上来了。好家伙,敦敦实实的大方块,足足有二斤,白乎乎的肉膘子直晃人的眼睛。 大臣们吃惯了山珍海味,面对着白不拉几的肉膘子,实在难以下咽,但不吃还不行。 这可是祭肉,必须全部消灭,否则就是大不敬。 大殿里寂静无声,众大臣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