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时候有个秀才叫刘成,考举人多次未中,由于生活所迫,不得不放弃继续考试,转而拜师学医。
人常说:“秀才学医,笼中捉鸡。”也就是说,秀才学起医来就像“笼里捉鸡”一样容易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古时候秀才的出路往往是“不为良相,则为良医。”
师父让刘成开始先学习理论知识,从浅显的《药性赋》、《汤头歌》入手,到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然后进入临床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进步很快。
一年有余,刘成就学业有成,能独当一面了,师父也很高兴,一天,师父对刘成说:“你可以出师。”刘成很高兴,自己可以独自给人看病行医了。
古时候行医看病,也是走街串巷,不长期在一个村子看病,多则一年,少则半载,就要转一个村子。
有一天,他走进一个村子,正好碰上个找医生的重病患者,他上前把过脉以后,叹了口气说:“人快不行了,准备后事吧!”
这时有个咳嗽的病人路过,对刘成说:“你给我看看病吧,”刘成认真把过脉以后,摇了摇头说:“你这病治不好了,该吃吃,该喝喝,还有三天寿命,你尽早安排吧!”
人们听了,都吃了一惊,他看了两个人都是死症,没人敢上前让他看病,这时,正在砌墙的一个人看见了,不信邪,就从墙头跳了下来,心想:“我身体好,没毛病,让你看看如何。”他走到刘成跟前,说:“你给我看看,我有什么病。”
刘成看了看说:“坏了,你刚才跳下来,跌断肠子了,你赶快回家吧,快不行了。”刚说完,那人肚子痛了起来,结果到家人就不行了。
人们纷纷议论,看一个死一个,再没人敢让刘成看病了,连刘成都很茫然,不知道怎么回事。
晚上,刘成做了个梦,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:“这里没你的饭吃,赶快走吧,到鞋有八斤半的地方才有饭吃。”老人说罢,刘成便醒来了。
思量了思量,刘成见找自己看病的人越来越少,已经快吃不上饭了,树挪死,人挪活,想想还是走吧,早晨一起来刘成就出发了,他走啊走,一天,来到了一个村庄。
前天刚下了一场雨,路上泥泞不堪,有家死人了,正在出殡,他连忙闪在路旁,这时候,有个忙人踢了踢沾在脚上的泥,喊了一句:“这鞋有八斤半啦!”
刘成听了一楞,看见从棺材里滴出的血还是鲜红色,用手沾了沾还是鲜血,这说明棺材里的人还没有死,就要活埋了。
想到这里,刘成赶忙打听,原来,死者是一孕妇因难产身亡,家人怕不吉利,当天就要下葬。他上前拦住众人,让停下来,对人们说:“棺材里的人还活着,还能救,你们就要活埋了吗?”
刘成再三对人们说:“打开棺材让我看看,人肯定没死,我能救过来。”
人们和家属半信半疑,心想:“他能治让他看看吧,万一能治过来,那不很好,治不过来,再找他算账不迟。”然后人们打开棺材让他看,他看了看病人,脸色发白,没有血色,他点了点头,取出银针,给病人扎了几针。
奇迹出现了,病人就有了呼吸,人们脸上露出了笑容,他找准穴位又扎了几针,孩子也生了下来,“哇”的一声哭了出来,人们欢呼“神医啊!神医!”
刘成又从药箱里拿出了阿胶补血药让病人服下,一会儿救活了两条人命。
患者丈夫给他磕头感谢救命之恩,人们把他请回了村子,热情招待,他的事迹传开了以后,有病的人们都赶来让他看病,说来也怪,他看一个病人好一个,手到病除。
原来这里才是他有饭吃的地方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