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研员

  • 首页
  • 教育生活
  • 教育教学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神话故事
教研员
专注分享生活中的教育故事!
  1. 首页
  2. 教育生活
  3. 正文

每临大事有静气,不信今时无古贤!

2021年10月11日 510点热度 2人点赞 0条评论

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过一副对联,每临大事有静气,不信今时无古贤。

告诉人们的道理是,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,也都是大气之人,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,越能心静如水,沉着应对。想起这幅对联的含义,颇感受益。

在《菜根谭》里的一句话:“每临大事有静气。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”古人认为,静气是一种修养、一种气质、一种境界、一种智慧。一个人只有内心安静,才能冷静思考,正确判断,平和处事,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。

说到底,静气源之于定力。

我国的佛道儒,都特别强调修身先修心,佛之禅定,道之身定,儒之心定,都强调的是定力。

有了定力,对突如其来的事变,才能应对裕如。古人对有为的将相,有个评价:“猝然临之而不惊,无辜加之而不怒”;“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,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”。

就是说,无论受到多大的委屈,无论面临多大的诱惑,无论面对着多大的危险,都要泰然处之。经历了无数大战恶战之后的将帅,在处理战争中的态势变化,就会显得十分镇静。禅定很深的方丈,往往在生死抉择面前,也显得十分坦然。受到误解和委屈,也只有匹夫才能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,古人认为此不足为勇也。故世有忍小愤而图大谋,不忍之事忍之,其志必远之说。而这一切在于实践的历练和意志的修养,以心定达到力定。

标签: 每临大事贵有静气 翁同龢
最后更新:2021年10月11日

教研员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点赞
< 上一篇
下一篇 >

教研员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分类
  • 教育教学
  • 教育生活
  • 民间故事
  • 神话故事
最新 热点 随机
最新 热点 随机
民间故事:悬壶掌柜! 酒坛子的故事 一步一文钱 财主招女婿的故事 傻子平匪患! 天命不可违!
民间故事,神奇的金牛!药锅子传奇,民间故事!状元碰壁的民间故事治懒病的民间故事!耗子打洞的由来!抢吉时的民间故事!
简单说一说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原则! 从阮籍拜访孙登看古人多会玩儿口哨! 每临大事有静气,不信今时无古贤! 东海龙王是如何劝孙悟空归队的! 看袁盎如何让小人闭嘴! 潘岳与左思的小故事!
标签聚合
民间故事 子贡 孔子 曾国藩 王安石 陶行知 智囊 齐桓公

COPYRIGHT © 2021 jiaoyanyuan.cn. ALL RIGHTS RESERVED.

Theme Kratos Made By Seaton Jiang

冀ICP备202101764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