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成帝建始年间,关内连下了四十多天大雨,京城里的民众惊慌起来,都喊:“大水来了!大水来了!”
百姓们到处奔走,相互践踏,老弱呼号,长安城中大乱。大将军王凰认为皇太后和皇帝以及后宫里的人可以乘船,其他官吏和民众可以上城墙去避水。
这时群臣都听从王凰的意见,只有右将军王商说:“自古以来,无道的国家,大水尚且不会冲进城郭,今天为什么会有大水在一日之内就暴涨进城呢?这必定是谣言。不应该让官吏百姓到城墙上去,那样会使百姓遭到更严重的惊扰。”
因此,汉成帝没有下令。过了一会,秩序稍微稳定下来,派人查问,果然是谣言。于是汉成帝十分赞赏王商的冷静沉着及遇事有主见。
北宋仁宗天圣年间,曾经下大雨。传言说:汴河水决口了而且水势很大。所有的人都感到恐慌,想往东边逃。皇帝就此事问王曾。
王曾回答说;“汴河决口,地方官没有上报,必定是谣言,不必忧虑。”不久事情就弄清了,果然如此。
明嘉靖年间,东南沿海经常受到倭寇的骚扰。
苏州城实行戒严,忽然传说倭寇从西边打来,已过浒墅。
太守立即率领官兵登城,急忙命令关闭城门。这时附近乡村里逃避倭寇的百姓有几万人,都涌到城门外,号呼震天。
同知任环见此情景愤慨地说:“还没有见到倭寇就先抛弃了良民百姓,这能算是州郡的长官吗?如果出了什么问题由我任环担当。”于是就分头派遣县里的官吏把六处城门通口打开,放城外的百姓进来。而他自己则仗剑帅兵,坐在接官亭内准备阻止来自西路的倭寇。
乡民们都进入城内之后,过了好久,倭寇才到。
任环的这一行动救了许多百姓的命。吴地的民众至今还在纪念他。又明神宗万历年间,无锡某乡,搭台演戏娱乐。
有人到戏台上打架,演员们来不及脱下身上的戏袍就仓皇逃避。看戏的人也纷纷退场。
这时在观众中有人开玩笑说:“倭寇来啦!”
这句话很快就传播开来,还有的人说自己亲眼看见穿着锦衣的倭贼。
因此城门在白天就关闭了。城外的人要进城,互相拥挤、践踏,死了近百人,一直到天黑才安定下来。
这件事虽然是附近一些人妖言惑众引起的,但从官府方面来看,也有办事不沉着不老练的过错。
按照一般的要求,在战争时期应该派人员到较远的地方进行侦探。如果倭寇已经临城,那就更要冷静沉着,使人心不乱,而后,才能讨论是战是守的问题。
如果是谣言,那就应当进行辟谣,决不能放任不管。
唐开元初年,在民间流传谣言,说皇上要来挑选女子去当嫔妃。
唐玄宗听说之后,就命令选出后宫中多余的嫔妃,送她们还家,于是谣言也就平息了。
“要制止诽谤,最好的办法是拿出自己修身的实际行动来。”唐玄宗是一个善于制止谣言的人。
明熹宗天启初年,吴中一带流传谣言,说皇后要来挑选绣女。
在民间像发了狂一样,一时间,差不多所有的姑娘都嫁出去了。
这是那些恶少无妻的人所干的。而有关官员又不加禁止和追查法办。因此,在男女之间造成婚姻不幸的人多得很。